[原创评论] 护根壮根,永葆农业文化遗产活力-pg电子娱乐网址

  |     |     |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原创评论] 护根壮根,永葆农业文化遗产活力
2023-02-13 11:24: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1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湖北省政府主办的“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仪式在湖北武汉举行。活动年坚持农民主体、热在乡村、乐在群众,以文化活动为主线,充分发挥文化培根铸魂、凝心聚力作用。据悉,活动年采取“主体活动 系列活动”形式,“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文化展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全国活动为引导,带动各地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鼓励引导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吸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2月13日《人民日报》)

  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我们孕育形成并传承至今的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形态多样、内涵丰富,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智慧,不仅在保障供给、保护生态、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且在世界上深具文化影响力。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乡土中国”的概念,认为中国文化是“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文化”,换句话说就是农业文化,或曰农耕文化。当代中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技术进步、外来文化等社会因素以及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生物入侵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乡村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了变化,我们可以时常地、普遍地可以看到传统农耕文化的溃退和失守,农业物种、传统生产方式、农业景观等农业文化遗产不断减少、减弱,存在消亡的风险。

  以农业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代表之一传统村落为例。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与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加的矛盾日益突显,加之农业收入不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使得“走出乡村,到城里去”成为农民自然而本能的选择,造成传统村落的空巢化。青壮年劳动力离乡的直接后果,是农民与土地的疏离,乡村社会缺乏活力,此时用传统农耕文化的视角去观照,一定程度上则是乡村的凋敝和衰落。

  这种情景,并非是工业文明和现代化的原罪。历经千百年传承至今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具有结构合理的生态系统、多样产出的经济系统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系统,是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因此,保护传统村落,保存传统农具和传统农耕技术与经验等农业文化遗产,其实是保护过往存在的、当下被忽视的优秀生产生活理念和方法方式。

  当下,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对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村多元价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强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简言之,就是要通过保护农业历史文化遗产的方式,达到保护和承续农业文明的目的。而这实质上又是工业化、现代化背景下,一个关于农业农村发展、农民进步的宏大话题。

  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与推进城市化、现代化,不仅不矛盾,而是很有必要。前者蕴含的生态、节约、精细等理念与精粹,融入后者则有益于后者更好地发展,也有助于调谐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化解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在此意义上,越是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就越是要留住乡愁,善待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这是一项不能回避的时代命题。

  传统农耕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文明起点和生存发展之根。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一方面要强化保护。如,通过“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文化展示活动,挖掘认定新一批农业文化遗产,丰富农耕文化展现载体和形式。结合农时、节气,开展特色农耕民俗文化活动,多渠道、全媒体宣传展示传播农耕智慧和风采。另一方面,要适度开发利用。如,结合打造农业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保护传统农业生产种植系统,保持乡村原生态属性,确保原产地认证产品品质。

  各地要从当下出发,向未来前行,不断护“根”壮“根”,永葆农业文化遗产的活力。(王志军)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四川文明网pg电子娱乐网址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